文字 | 森林觀察員 Young (更新 2020.07.17)
好吃的食物是否安全? (圖片來源: Buenosia Carol)
近10年來,台灣爆出不少黑心食品的風暴,
另每個消費者都人心惶惶。
隨著食品科技的發達和生活型態的改變,
原本「方便、精緻、美味」的食物,開始出現問題和疑慮,
引起大眾對飲食安全的反思。
消費者更需要知道吃的食物到底從哪裡來,
從原產地、加工廠、到你我的餐桌上,
每個環節都是很重要的。
如果我們不知道農產品的生產、處理過程,
就無法知道它是否安全和健康。
你吃的食物從哪裡來呢? (圖片來源: Daria Shevtsova)
近期國際食品安全管理的潮流,
強調 從農場到餐桌(From Farm To Table),
鼓勵人們購買當地農產品,以環保和可延續方式出產美食,
目的是要把生產者培育食物的熱情直接傳達給消費者,
拉近了餐桌上的美味料理與人的距離,
進而賦予一層新的意義。
除了強調季節性、地域性,
以及消費者與農夫之間的直接關係,
農場餐桌上的食物其實更吸引人、更好吃,
因為這才是食物本來應該有的味道。
多支持當地小農 (圖片來源: Rattasat)
如果對於到當地農場親自檢視食材有困難、
或住家附近無小農、在地生產者,
沒關係,可以透過平時挑選清楚標示的產品、
多觀察食品的成份、內容物,
並且盡量挑選產銷履歷農產品。
挑選當季蔬果 (圖片來源: Ksenia Chernaya)
再來,購買當季蔬果可以減少農藥、
化學肥料及其他化學添加物的風險。
最後,可以認明國際食品安全驗證標準SQF,
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最全面且最嚴謹的食安管理驗證,
整合衛生、安全、品質三大驗證等級,
代表食品及其原料品質、製造流程安全無虞。
森林麵食注重食材的安全,
與在地小農合作,嚴選新鮮作物,
不添加任何加工物,
讓每位消費者都能品嘗到食物最原始的味道。